3月份,由中国人民银行主办的全国金融IC卡试点城市工作座谈会在宁波召开。会议交流了宁波等城市开展金融IC卡多应用试点的经验,实地考察了金融IC卡在宁波市医院、交通、加油站和商户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分析了金融IC卡与公共服务领域应用有机结合所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研究了推动我国金融IC卡在公共服务领域多应用工作的发展策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行长助理李东荣和宁波市委常委、副市长余红艺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推动金融IC卡应用符合当前建设和谐社会、体现以人为本、提高金融服务水平的要求。宁波是中国人民银行选择进行金融IC卡多应用试点的首个城市,在宁波试点是金融IC卡在公共服务领域多应用的有益尝试,检验了业务、技术的创新性方法,创建了参与方合作共赢的新型机制,体现了科技、金融、市政服务三者的结合,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今后,全国各地开展金融IC卡试点工作要注意准确处理并把握好个性与共性、商业与服务的关系,要将目光聚焦在如何为百姓解决日常生活的金融服务上。他还希望宁波市各参与方继续密切合作,加强探索,不断完善金融IC卡的应用和管理,为全国金融IC卡的扩大应用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各金融机构要加强与有关政府部门协调配合,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的决策部署,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金融IC卡产业发展工作,加快推进金融IC卡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多应用工作。一是要提高认识,将利用金融IC卡为百姓提供便捷、安全、优质、新颖的金融服务作为重要工作任务;二是要尊重市场规律,因地制宜地探索金融IC卡产业链各环节合作共赢的路径;三是要持续技术创新,加强金融IC卡标准化建设工作,有效防范支付风险,引导金融IC卡规范发展,实现金融IC卡应用与行业应用更好地结合,为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宁波市民卡工程是宁波市政府推进的重要民生工程之一。宁波市以一卡多用、服务百姓为目标,推进市民卡试点工作,实现资源共享,降低社会成本,促进了城市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城市信息化与金融信息化结合的双赢局面。4月份,银联标准金融芯片卡推广应用在宁波市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实现在公交车售票领域的全面使用。当地发行的银联标准金融芯片卡——宁波市民卡除了可在当地超过四成的银联IC卡POS终端刷卡消费外,目前已可在宁波市公交总公司所属的全部125条线路公交车上即触即刷、快捷买票,并享受票价6折优惠。宁波市民卡是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第一个金融芯片卡多应用试点项目,于2008年12月启动。该卡采用中国人民银行PBOC2.0金融标准和非对称密钥体系。根据账户性质,宁波市民卡可分为“贷记+电子钱包”、“借记+电子钱包”以及纯电子钱包等三种卡片,其中,电子钱包账户使用时不记名、不挂失,消费交易无需密码。前两种卡片申领方式和普通银行卡基本一致;申领电子钱包卡则可以不提供身份证明,对申领者也没有身份限制。截至目前,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以及鄞州银行均已在当地发行宁波市民卡。未来,宁波市民卡的应用范围有望进一步扩大。据悉,宁波城乡的其它公交公司也将在近期陆续实现宁波市民卡的应用,出租车行业的刷卡设备升级改造也在加紧推进中。
银联标准金融芯片卡,早在2008年12月就已经开始推广。对于普通消费而言,芯片卡和人们已经熟悉的银联标准磁条卡的功能上大致还是一样的,可以储蓄、透支,消费交易还无需密码。差别只在于,用磁条卡消费,是在IC卡POS机上刷一下,而芯片卡是“照”一下,类似于公交一卡通的使用方法。 最近,国内还有深圳、上海等城市也先后发力金融IC卡在交通和小额消费方面的应用。
工商银行深圳分行已经与广深铁路系统合作,发行了“广深铁路牡丹金融IC卡”,成功将铁路系统的技术要求写入了金融IC芯片的行业应用区,用户已经可以通过银行金融IC卡在银行IC卡POS刷卡机上刷一下,像乘坐公交一样,刷卡乘坐火车,大大方便旅客的同时,也为铁道部门长期探索的实名制火车票提供了新的思路。展望未来,金融IC卡还可搭载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社保、医疗、身份证等政府管理职能。可以预想,不久的将来,市民手持一张金融IC卡,就可以畅行广深。
上海的市民今后也将告别只能刷公交一卡通乘公交的时代,拿用于商户消费的银行卡也可乘公交车。目前上海地区的金融IC卡智能POS终端设备的网络铺设正在加紧进行。目前,交行在上海地区已经发行了太平洋智能芯片卡,全市商户POS机的改造也已经突破了6000多台。在不久的将来,芯片卡的应用范围有望进一步的扩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