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4GHz RF-SIM卡技术概要 (1)、使用2.4GHz频段, 自动选频; (2)、通信速率1Mbps,高可靠性连接与通信; (3)、支持自动感应和主动触发连接两种通信方法; (4)、双向通信距离10CM-500CM,可以根据应用调整; (5)、单向数据广播(半径100M); (6)、刷卡感应功能可自行启闭(节电); (7)、多机协同工作(半径5米内可有32个Pos); (8)、数据空中传输自动3DES加密, 防数据窃听,刷卡时双向认证;
2. 2.4GHz RF-SIM卡技术特点 (1)、高频好像对金属的衰减更大? 那为何2.4GHZ的频率能穿透电池而13.56MHZ不能? 金属对2.4G有更大的衰减, 2.4G本身并不能穿透电池 ,但2.4G的波长很短 电波能沿手机的缝隙或塑料件来回反射式前进 ,而13.56M的波长太长,已超过缝隙宽度,所以不行 。
(2)、可否将有效距离缩短到10cm?如何调整? 可以,具体实现原理如下 :改为感应自动刷卡,POS内有两个2.4G收发器 ,一个(RF1)专用于给RF-SIM发刷卡启动信号 ,该启动信号被有意控制衰减到定向单向10CM内有效 ,另一个(RF2)用于实际数据收发,信号强,距离远,这样才能保证通信可靠。
(3)、13.56MHZ为何有效工作范围仅10cm? 一方面,13.56M是无源的,其工作电流必须从Pos发射的电磁场中感应出来,现在的电磁场已经比较大了,如要加大距离,必须进一步加大Pos的强度,但这对环境的电磁兼容将产生问题; 另一方面,13.56M是调幅的,距离放大了,信号强度(幅度)将会有大有小,这给数据正确解码带来极大的困难,RF-SIM采用调频技术。
(4)、采用2.4GHZ与13.56MHZ的优缺点分别在哪里? 13.56M的优点就是它已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标准,市面上已有很多具体应用,缺点是无法集成到Sim卡里,Reader的价格、功耗和体积太大,不利于个人化; 采用2.4G的好处就是能集成到Sim卡里,Reader的价格、功耗和体积都很小,利于个人化,缺点当然是无法直接与现有的一些应用兼容,但可以间接兼容,现正在开发双频Pos模块(2.4G/13.56M),还有2.4G-13.56M转换器(Adapter)。
3. 2.4GHz RF-SIM技术相关问题 (1)、2.4GHz RF-SIM技术如何处理并行问题? 多Pos机在一起采用跳频以避免相互干扰,同机多卡采用地址码识别和隔离,Reader接口支持多任务。
(2)、2.4Ghz的RF-SIM POS是否比13.56MHZ的便宜? RF-SIM卡本身也是RF-SAM或RF-Pos,加个外壳并通过USB就能成为Pc Pos,制造成独立Pos也很便宜,另外,智能手机通过加软件也能变成移动Pos,最便宜的Pos可低于100元。
(3)、2.4GHz RF-SIM电磁干扰问题如何解决?对其他元器件的影响? RF-SIM的RF装置平时不会工作,所以没有电磁干扰问题,刷卡时只在很短的时间内处于工作状态 2.4G是开放频段,RF-SIM与Wi-Fi在具体频道上是错开的,不会相互产生干扰,蓝牙是自动跳频的,也能错开。
(4)、2.4GHz RF-SIM的安全认证问题如何解决? RF-SIM的主芯片采用国际半导体公司的智能安全卡芯片,芯片本身已被原厂家做了安全认证,RF装置只是一个通信装置,通过空中的通信内容在卡内被自动用TDES加密和解密
(5)、RF-SIM是否支持多应用下载? RF-SIM后续将有基于Java的Globalplatform版本,这个就支持多应用下载,现在的版本也可通过OTA补丁方式增加应用。
(6)、与NFC、Zigbee的对比 NFC属于13.56M的范畴,前面已对比过,ZigBee功耗还是太大, 是RF-SIM的5倍,ZigBee协议还是太复杂,不适合与GSM的Cos协同工作。
|